近日,麦可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相比管理阶层子女,在“211”高校录取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获取招聘信息方面等都处于“劣势”。比如,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主要通过“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其他家庭的本科毕业生,则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6月27日《中国青年报》)
转眼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前辈”一离开,我们就自动“接替”他们成为“准毕业生”了。于是,一个以前不愿去想的问题,像丛生的藤蔓一般占据了心扉。是啊,工作难找,“归宿”难寻。我们不想成为“毕业即失业”的那一批。
谈到“前辈”们的就业“行情”,很多人都说,那些工作找得好的,不是有钱就是有关系。我们寝室四人家境都一般,日后就业难有“他力”可仰仗,唯有靠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了。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自我奋斗铸就成功的道理,先贤早有论说。但现实如何?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孩子相对管理阶层子女的劣势,不过是对“找到好工作的都是有钱有关系的”之无奈现实的又一鲜明注解而已。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单靠踏实工作难以致富,当面子、人情背后的钱和权依然左右着社会上升通道时,社会良心的底线还如何守卫?如果十六年寒窗苦读,还不敌某某领导的一句话、还不及几十万钞票神通广大,那又如何要求年轻人不对社会的公平、公正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