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籍诗人,灿若繁星
2010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籍诗人,灿若繁星
近代:皖籍诗人大放异彩
朱玉婷 张亚琴
 

现代:旧词新诗双翼齐飞

当代:诗词群众团体兴起

新诗:大批优秀诗人涌现

朱玉婷 张亚琴

传统诗词是我国文学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近现代传统诗坛,更是作者纷纷崛起。而自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尝试集》的出现打开了诗坛的新局面。在新诗的创作舞台上,我省更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在现代美术界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就是以画虾闻名的一代大师齐白石,南黄指的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了。黄宾虹除绘画成就外,在诗词、篆刻、书法、文物鉴定、美术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建树。他的诗亦高妙,有《宾虹诗抄》、《宾虹游草》、《黄宾虹诗》等。陈声聪称其诗“精警密栗,雅近葬石,画中人不多靓也”。

陈诗14岁随父闭门自学,“见人佳句,若己有之,勤抄不倦,积文成帙”。同乡诗人张瑞亭见其好学,便常教诲点拨,使其学业日精,后受知于同邑诗人吴保初。1899年,随吴旅居宁、沪,拜见殿撰文廷式。因为有文、吴的引见,陈先后认识了郑孝胥、陈三立、范肯堂、沈增植、狄平子等知名诗人。经各名家指点,愈益长进,被民国初年的《诗坛点将录》列为108名诗人之一。

安徽庐江吴保初,与湖南浏阳谭嗣同、江西义宁陈三立、广东丰顺丁惠康,在当时以名公之子而锐意革新,且兼擅诗文之名者,天下称为“清末四公子”。保初幼年即随其父在军营读书。与当时名士范当世、朱铭盘、张謇等朝夕相处,学问日有长进。光绪二十一年,吴保初不畏权势,为裕善遗属裕董氏雪洗冤狱,声誉鹊起。其工诗文,善书法,著有《北山楼集》。

许承尧自幼聪颖好学,十六岁为府庠生。光绪甲午科举人,曾师事著名学者汪宗沂先生(时掌紫阳书院)与同学黄宾虹、江鞠卣相交莫逆。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为庶吉士,成为中国“末代翰林”之一。许承尧一生刻意为诗,造诣深湛,有《疑庵诗》。《论近代诗四十家》谓为“近代皖省之奇杰”,《近百年诗坛点将录》点为“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与胡适,前者为皖西怀宁人,后者为皖南绩溪人,恰恰是安徽两大文化地区中诞生的杰出人物,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五四”期间陈、胡并肩作战,猛烈批判封建专制与旧文化,主张废除文言文与传统诗,却又大写其旧体诗词。陈独秀的诗作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内容,风格慷慨沉雄,极具震憾力;胡适以旧格律运新思想,诗词清畅如话,后人尊为现代词坛“解放派首领”,影响深远。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他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张恨水虽以小说闻名,其诗词造诣也颇高,著有《剪愁集》,存作品600余首,揭露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抒写抗战时期知识人士的爱国情怀,凄婉兼能悲壮。

爱好诗词的还有很多政界名流。如六安人朱蕴山,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为同盟会会员,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委员会主席等职。有《朱蕴山纪事诗词选》,以工稳深厚的笔力,纪录几十年的革命征程,堪为诗史。

又如太湖人赵朴初,生前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著《滴水集》、《片石集》,诗词曲三体兼工,反映新中国建立后政坛大事的作品,境界全新,其散曲《某公三哭》与诗词多首传诵一时。

林散之是最负盛名的书法大家之一,被尊为“书坛草圣”。林散之自称“三痴”,“痴”于诗书画。他对诗画痴迷的程度并不亚于书。尤其是诗,更是梦寐以求,孜孜不倦。他谈起当年学诗情景:“独念风林寒夜,细字秋灯,闭门蒙被,敲月推窗,以求雅合于前修,继遗响于空谷。”八十余年总共写了数千首诗,出了选集《江上诗存》。他的诗作与他的书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还有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诗词造诣颇高。如方东美,桐城人,学贯中西,一代大哲,民国期间任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后居台湾,任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有《坚白精舍诗集》,所作意境广袤而深邃,时时融入哲理思维,为诗坛另辟一重天地。寓台的皖籍人士,蜚声于文化、学术界者,诸如台静农、汪中、苏雪林、张雪茵等人,诗词创作成就皆颇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全国诗词复苏的形势密切呼应,安徽的诗词群众团体也纷纷兴起。

省级组织有两家: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成立于1985年6月,会刊《太白楼诗词》;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刊《安徽吟坛》。省内各市、县,都有诗词组织和各自的刊物。从省级到市、县的诗词学会、诗社,都长年坚持活动,按期出刊,并与中华诗词学会及全国各省、市的诗词团体交流往来,会员写作诗词,随时发表,不限于本地会刊。从诗词队伍的成员来看,绝大部分为离、退休老干部,包括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各行业的老知识分子,基层诗词团体中也有部分工人、农民。作者的人数和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民国时期和建国后至“文革”时期。

在诗词队伍中,近些年来涌现出一批水平较高的作者,且有驰誉全国者。宋亦英、刘夜烽、徐味、邹人煜、陈家灼、马祖毅等,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或30年代,写作时间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晚年退休,投入较多的精力吟诗填词,形成各自的创作风格,是我省当今诗词界的主力军。

安徽是一个诗歌大省,从新诗肇始之日起,安徽涌现出大批优秀诗人。

《诗歌报》曾经是一代诗爱者心中的圣殿和家园。公刘、严阵、刘祖慈、乔延凤等,他们曾在新时期文学中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新时期诗歌的中坚力量。朦胧诗人梁小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其新作《梁小斌如是说》奠定了他在诗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安徽的其他地区同样活跃着一群为诗歌而奋斗的人们。诗人沈天鸿以他的《安庆日报》诗歌副刊为阵地,影响、扶植和联系了大批诗人,他曾与已逝诗人海子也保持着深厚友谊。六安地区,以高峰为代表的寿州诗群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70后和80后诗人。巢湖诗人有孤城、老刀、孙启泉等仍在坚持诗歌创作。很多漂在外地的安徽诗人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