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有关专家表示,作为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将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区域振兴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跨区振兴规划助力经济增长
“长三角区域规划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跨行政区。”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从行政区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体制创新、政策措施甚至工作机制上进行重大转变。
他说,国家发展规划的一个改革方向是从以产业为主的规划逐步转向以空间或区域为主的规划,在明确大的区域的主体功能基础之上,中央政府和省级地方政府要组织编制若干跨行政区域的区域规划。
在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看来,跨行政区振兴规划将成为下一步区域振兴重点,因为跨行政区规划更有利于资源流动和产业转移,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产业布局。他认为,下一步环渤海区域规划很可能会出台,涉及山东、天津、河北、辽宁、北京等多个省市。
明确上海城市群核心地位
规划明确,长三角区域总体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即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对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做了细化。如上海着重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产业。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表示,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将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将为长三角的一体化发挥更大作用。规划对整个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发挥上海核心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规划要求加强泛长三角合作
在长三角范围被明确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后,区域规划将沪苏浙25个城市又划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其中原有的16个市为核心区,并明确各个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引人注目的是,“泛长三角”亦被写入规划。规划要求加强泛长三角合作,并表示,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规划明确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编制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建设杭州都市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提出,区域规划其实覆盖了长江流域、大沿海、泛长三角等几个大的国家战略带范围,将整个长三角与泛长三角、中西部发展联系起来。其中沪宁线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带,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轴线,也是长三角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南京则是这个向长江中上游辐射的主轴线的门户城市。星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