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皖北,热意初显,丰收在望。
曾经贫穷落后的皖北,正呈现出不凡的活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皖北阜阳、亳州、宿州三市生产总值增长12.53%,增速明显快于“十五”时期,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127.8亿元,增长24.5%,增幅高于全省12.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增速愈加强劲。皖北悄然变热的奥秘何在?
转观念:“包袱”要变财富
皖北三市(阜阳、亳州、宿州)六县(凤阳、怀远、五河、固镇、寿县、霍邱)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9.9%,人口占全省的42.1%,粮食总产占全省一半以上。区域内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了全省40%以上的贫困人口。
显然,皖北发展事关安徽全局,安徽崛起必须振兴皖北。
“皖北要加快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下真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谋突破,在调整结构上求飞跃。”6月10日到13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凤阳、阜阳等地调研时强调。
通往阜阳市的淮河路旁,打造“商贸名城”的广告牌十分醒目。
“今年1、2月份,阜阳市的税收增长了55%。”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告诉记者。
在颍泉区临沂商贸城项目现场,副总经理姜守财介绍说,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容纳商户5000余户,直接就业人员2万余人,年交易额可达60亿元。他说:“选择阜阳,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当地招商引资的热情是重要因素,而最重要的是阜阳作为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的消费潜力。”
宿州市有外出务工人员140万。吸引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宿州加快发展的重点之一。今年,宿州在6个乡镇兴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总投资7000余万元,厂房面积4.2万平方米,6月底前全部建成使用,可安排企业94家。
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认为:“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宿州具备相对优势。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就是鼓励他们把发达地区劳动密集的产业搬到家门口。”
广袤的土地,肥沃的农田,密集的劳动人口,背靠苏鲁豫三省的区位优势……观念转变天地宽,曾经的“包袱”可以变成财富!
蚌埠市怀远县的龙亢农场,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农场。如今,以农场区为主体的中心镇建成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吸引周边3000多户农民从事经营活动。
围绕龙亢农场,怀远县规划打造现代农业试验区,建成农业科研、种子繁育和绿色食品基地。预计到2020年,农场食品园年加工原粮60万吨,生产食品45万吨;生态养猪年出栏50万头;吸纳农村劳动力4万人;年提供优质原良种1.5亿斤。
“思来想去,我们仍然认为农业还应该是怀远的支柱产业。做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篇文章,农业龙头定能高昂!”怀远县县长华如军满怀信心。
观念转变的皖北,正成为投资的热土。2009年,皖北三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5%和26.9%,高出全省4.6和4.3个百分点。
转支持:政策发挥杠杆作用
在安徽版图上,皖北三市六县构成三角,位于四省接壤处,犹如锥尖。要想在中部脱颖而出,必须让锥尖更坚韧。
2008年,安徽省下发《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人才到资金,从教育到经济……10条政策措施内容具体,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从以往注重资金支持转向催生皖北内生活力。
“缩小皖北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率先突破,且可以不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这也是对皖北政策最大的转变。”皖北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丁海中说,“比如金融服务,我们将三市六县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12年,支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并明确每培育一个企业上市,省财政给予当地政府100万元奖励。再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9至2012年,安徽省重点小城镇建设扶持资金用于三市六县的比例不少于40%。”
依据省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凤阳硅产业发展规划》,凤阳县原有的176家小型采矿企业已整合为14家采矿与深加工一体化企业。全县开采量虽从500万吨下降到200万吨,但原料产品价格则从过去的50元/吨大幅上升到120元/吨。
在此基础上,安徽将凤阳县“石英砂”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让凤阳在招商引资上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德利、台波、力诺瑞特太阳能等高端企业的入驻,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使凤阳硅产业从简单的原料销售转向深加工。预计到“十二五”末,凤阳县硅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皖北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途径和措施!”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如是说。
转发展:展开皖北大蓝图
依托规模种植、养殖发展现代化农业,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现代能源工业,依托药材种植发展现代中医药工业,依托交通网发展现代物流业……皖北发展不仅在“快”上做文章,更在“好”上下功夫。
“过去,大家是还没种就怕卖不出去。如今,种再多也不愁卖!”固镇县农民殷玉鹏创办的玉鹏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牌蔬菜销往沃尔玛、合家福等大型超市,带动了5000多户农民致富。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龙头带农户,以品牌撬市场,2009年固镇县已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成为千家万户连接市场的“金桥”。
产粮大县霍邱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建设集仓储、加工、物流于一体的长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进南京雨润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全县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46家,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87个,有11个品牌的大米远销广东、浙江等地,全县涉农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31%。
宿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全市已查明煤炭产地42处、资源储量30.45亿吨。市发改委副主任周恩永介绍说:“煤电能源项目是宿州实施工业扩张战略的重点,华电宿州电厂一期工程、钱营孜煤矿已建成,金黄庄煤矿、龙王庙煤矿正在建设,骑路孙煤矿、国电宿州热电项目预计今年可以开工。”
他的语气在国电宿州“上大压小”热电项目上重重地顿了一下说,这一项目建成后,可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组160兆瓦,项目投产后,替代供热经济半径内各种工业小锅炉126台,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3万吨,减少烟尘排放38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700吨。
“现在看来,落后一步,并不可怕。借鉴先行者的经验,能使我们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开更大、更稳的步伐!”周恩永表示。
共识行动,同频共振,皖北大发展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刘杰 朱磊
据《人民日报》6月16日头版头条报道